常見機械傷害的急救方法
作者: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發(fā)布機構:本站發(fā)布日期:2018-07-10
常見機械傷害的急救方法
一,、顱腦外傷
顱腦外傷就是頭部因外力打擊而受到的傷害,包括頭皮、顱骨及腦組織的損傷、顱內出血等。顱腦外傷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損傷,。傷者一般表現為昏迷,、頭痛劇烈,、嘔吐頻繁,、左右瞳孔大小不同等癥狀,。對顱腦外傷傷員的急救要注意以下幾點:
(1)應讓傷者平臥,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活動,,不要讓其坐起和行走,。需要運送時,最好是一人抱頭,,一人托腰,,一人抬起臀部平穩(wěn)地放在擔架或木板上。
(2)對傷口內(尤其是嵌人頭顱里)的異物,,如木片,、碎石子、金屬等物,,不能隨便去除,,一旦不恰當的取出,??赡芘獢嗌窠?、碰破血管,造成嚴重后果,。
(3)不要馬上給傷者服用止痛片,、打止痛針,以免在接受醫(yī)生檢查時,,掩蓋病情真相,,貽誤治療。而且顱腦外傷者容易嘔吐,,也不宜口服藥物,。
(4)有鼻、耳出血者,,不能用藥棉填塞,,以免加重顱內積血和感染,應任其外流,。只有耳廓或鼻部表面皮膚破損出血,,才能用壓迫法止血。
(5)意識不清或昏迷傷者絕對不要用粗蠻辦法弄醒,,要注意其呼吸道通暢,,以免嘔吐物及痰阻塞氣道。
(6)腦組織(即腦漿)從傷口流出時,,千萬不可把流出的腦組織再送回傷口,,也不可用力包扎,,應在傷口周圍用消毒紗布做成保護圈,必要時用一清潔小碗蓋在傷口上,,用干紗布適當包扎止血,,以防止腦受壓。
(7)盡快送傷者到就近醫(yī)院搶救,,運送途中應把傷者頭轉向一側,便于清除嘔吐物和痰,。
二,、胸部創(chuàng)傷
胸部創(chuàng)傷分為胸壁皮膚軟組織傷、胸廓骨折和胸腔內臟傷三類,。前二類傷的處理主要是進行止血包扎,。胸腔內臟傷按胸壁有無刺穿可分為:封閉性創(chuàng)傷和吸氣性創(chuàng)傷。這兩種傷害都必須及時搶救,,否則傷員會有生命危險,。
1.封閉性創(chuàng)傷
封閉性創(chuàng)傷是因肋骨折斷,刺進肺中而造成的,。主要表現為傷者局部疼痛,,深呼吸或咳嗽時疼痛加重。其急救要點為:
(1)如發(fā)現傷者咳出紅色的泡沫狀血液,,應扶起傷者上身,,使其身體傾向受傷一側。接著將受傷一側的手臂斜放在傷者胸前,,其手掌安放在另一側的肩頭上,。
(2)可用三角巾裹扎傷者手臂,使其位置比臂懸巾高,。然后將三角巾底邊一端置于傷者未受傷一側的肩頭上,,另一巾頭則拉至肘部以下。整幅懸巾應垂下,,蓋住受傷一側的手部和前臂,。
(3)將懸巾底邊輕輕地摺入傷者手部、前臂和肘部之下,,再拿起底邊下端,,繞過背部至沒受傷一側的肩頭上,把上下兩端在鎖骨窩上打個結,。
(4)將三角巾的另一巾尖端推人肘下,,用別針扣好或用膠布貼牢,也可塞進繃帶內,。如可能的話,,讓傷者用另一只手托住懸巾。
(5)如肺被刺破嚴重,肺里的空氣漏出來就會充滿一側胸腔,,肺就會縮小,,還會把心臟推向健康的一側肺并將其壓癟。如果傷者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,,應立即進行急救,,可用幾根粗針頭插迸傷側鎖骨中線第二肋和第三肋之間排氣,以降低胸膜腔內的壓力,,使肺組織回復,,恢復肺的功能。
(6)如傷者表現為咳嗽時噴出血液或休克,,傷側胸廓肋間飽滿,,說明胸腔內有大量出血,應急送就近醫(yī)院搶救,,切勿延誤,。
2.吸氣性創(chuàng)傷
吸氣性創(chuàng)傷多是胸壁為利器刺穿,或折斷的肋骨凸出胸壁外而造成,。傷者呼吸時,,空氣不經過呼吸道,而是直接從傷口吸入胸內,,同時帶血的液體會由傷口冒泡而出,。其急救要點為:
(1)應讓傷者躺下,然后扶起傷者的上身,,使其身體傾向受傷一側,,以免傷者胸內的血流向另一側,可以避免未受傷側的肺受到波及,??捎靡螇|或自己的膝部支撐傷者的上半身。
(2)替?zhèn)咧寡?,先在傷者吸氣時,,用手按住傷口,繼而在傷口處用紗布,、毛巾等物堵住傷口,。如懷疑傷者肋骨已斷,切勿在傷口施壓,。
(3)如發(fā)現空氣從傷口進出肺部,,可先用手迅速將傷口蓋住,接著換用紗布,、毛巾等敷料,;并用膠布貼牢,。切勿讓傷口再透氣,以免傷者肺部縮陷,。
(4)然后,,將受傷一側的手臂斜放于傷者的胸部,系三角巾,,加以固定,。
(5)注意傷者躺臥姿勢是否舒適,立即送往附近醫(yī)院治療,。
三,、腹部外傷
腹腔內有肝、脾,、胃,、腸,、膀胱等器官,,腹部受傷時上述臟器有可能發(fā)生破裂,對傷者生命造成威脅,。其主要表現為:劇烈腹痛,,由局部波及全腹,面色蒼白,,全身濕冷,,脈搏細弱,發(fā)熱,,排尿困難等,。其急救要點為:
1.內臟凸出體外的腹部創(chuàng)傷的急救
(1)讓傷者平直仰臥,傷口若是縱向的,,雙腳用褥墊或衣服稍微墊高,,切勿墊高頭部。傷口若是橫向的,,膝部彎曲,,頭和肩墊高。
(2)輕輕掀開傷口部位的衣服,,使傷口露出,,以便于護理。切勿直對傷口咳嗽,、打噴嚏,、喘氣。以免傷口細菌感染,。
(3)切勿用手觸及傷口,,有腸,、胃等內臟脫出時禁忌擠壓和回納,用消毒碗覆蓋其上,,或用大塊紗布或清潔的布料,,浸溫水后擰干圍住脫出的臟器,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輕輕地包扎,,不可用力,。
(4)禁止給傷者喝水或吃東西。給傷者蓋上毯子或外衣保暖,。上肢露在外面,,以便檢查傷者的脈搏。
(5)應盡快召來救護人員,,但不可離開太久,。要經常檢查傷者脈搏和呼吸情況,密切注視其變化,。
2.無內臟凸出體外的急救
(1)應使傷者平直仰臥,,并將其腳部稍微墊高。這種姿勢有助于傷口閉合,,但需注意,,切勿用枕頭、衣服置于傷者腦后,。
(2)將傷者腹部受傷部位的衣服輕輕掀開,,使傷口露出,然后在傷口處敷上紗布或清潔的布塊,,用以止血,。
(3)用繃帶或其他布帶裹住傷口,但不可裹得太緊,??噹缫蚪Y,切勿打在傷口處,,以免與傷口發(fā)生摩擦,,損壞傷口。
(4)如果傷者咳嗽或嘔吐,,應輕按敷料以保護其傷口,,防止內臟凸出。不要讓傷者進食,,如果傷者口干,,可用水給他潤一潤嘴唇。
(5)用毯子或上衣覆蓋傷者身體,,任其上肢露在外面,。應松開傷者領部和腰部的衣服,,以利于傷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環(huán)。
(6)盡快召來急救人員,,或者盡快送傷者去醫(yī)院搶救,。
四、骨折
人體發(fā)生骨折后,,主要表現為:受傷部位軟組織腫脹,、皮下淤血;肢體局部畸形,。如是上肢骨折,,則表現為不能伸屈胳膊;下肢骨折則表現為無法行走等癥狀,。對于骨折傷員的急救要點為:
(1)處理傷口,。對出血傷口或大面積軟組織撕裂傷,應立即用急救包,、繃帶或清潔布等予以壓迫包扎,,絕大多數可達到止血的目的。有條件者,,在包扎前先用雙氧水和涼開水清洗傷口,,再用酒精消毒,,作初期清創(chuàng)處理,。
對傷口處外露的骨折斷端、肌肉等組織,,切忌把它們送回傷口內,,因為已被污染,會將細菌和異物帶進傷口深部而引起化膿性感染,。如有條件,,可用消毒液沖洗傷口后,再用無菌敷料或干凈布暫時包扎,,送到醫(yī)院后再作進一步處理,。
骨折部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腫,即使起初包扎得很好,,也會變得不舒服,,所以每隔30分鐘要重新包扎一次。
(2)固定斷骨,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骨,,可減少傷者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的繼發(fā)損傷,同時也便于傷者的搬運和轉送,。固定斷骨的工具可就地取材,,如棍,、樹枝、木板,、拐杖,、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,但其長短要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(jié)或不使斷骨處錯動為準,。如一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,,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。
(3)適當止痛,。骨折會使人疼痛難忍,,特別是有多處骨折,容易導致傷者發(fā)生疼痛休克,,因此,,可以給傷者口服止痛片等,作止痛處理,。
(4)安全轉運,。經過現場緊急處理后,應將傷者迅速,、安全地轉運到醫(yī)院進一步救治,。轉運傷者過程中,要注意動作輕穩(wěn),,防止震動和碰撞傷處,,以減少傷者的疼痛。同時還要注意傷者的保暖和適當的體位,,昏迷傷者要保持呼吸道暢通,。
在搬運傷者時,不可采取一人抱頭,、一人抱腳的抬法,,也不應讓傷者屈身側臥,以防骨折處錯移,、摩擦而引起疼痛和損傷周圍的血管,、神經及重要器官。抬運傷者時,,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,;運送時,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,,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,。木板上可墊棉被,但不能用枕頭,,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須放正,,兩旁用沙袋將頭夾住,,不能讓頭隨便晃動。
脊柱骨折或頸部骨折時,,除非是特殊情況,,如室內失火,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,,等待攜有醫(yī)療器材的醫(yī)護人員來搬動,。
(5)多處受傷的傷者,急救應以關鍵部位為主,。
五,、肢體切斷
斷肢(指)后,有時即刻造成傷者因流血或疼痛而發(fā)生休克,,所以應設法首先止血,,防止傷員休克。其急救要點為:
(1)讓傷者躺下,,用一塊紗布或清潔布塊(如翻出干凈手帕的內面),,放在斷肢傷口上,再用繃帶固定位置,。如果找不到繃帶,,也可用圍巾包扎。
(2)如是手臂切斷,,用繃帶把斷臂掛在胸前,,固定位置;若是一條腿斷了,,則與另一條腿扎在一起,。
(3)料理好傷者后,,設法找回斷肢,。倘若離斷的傷肢(指)仍在機器中,千萬不能將肢體強行拉出,,或將機器倒開(轉),,以免增加損傷的機會。正確的方法應是拆開機器后取出,。
(4)取下斷落的肢(指)體后,,立即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片包扎,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,,結扎袋口,。若一時未準備好袋子或消毒紗布,可暫置于4℃的冰箱內(不應放在冰凍室內,,以免凍傷),。運送時應將裝有斷傷肢體的袋子放入合適的容器中,,如廣口保溫桶等,周圍用冰塊或冰棍冷凍,,迅速同傷員一起送醫(yī)院以備斷肢(指)再植,。
(5)離斷后的傷肢,如有少許皮膚或其他肌腱相連,,不能將其離斷,,應放在夾板或闊竹片上,然后包扎,,立即送到醫(yī)院作緊急處理,。
(6)嚴禁在離斷傷肢(指)的斷端涂抹各種藥物及藥水(包括消毒劑),更不能涂抹牙膏,、灶灰之類試圖止血,。
(7)嚴禁將斷落后的肢體浸泡在酒精或福爾馬林液中,否則會造成肢體組織細胞凝固,、變性,,失去再植機會;同樣,,也不能浸在高滲葡萄糖液或低滲液中,。裝有斷肢(指)的袋子不能有破裂,應防止冰塊與其直接接觸,,以免凍傷,。
六、燒傷
燒傷因傷員喪失體液,,創(chuàng)面暴露時,,可發(fā)生休克、感染等嚴重后果,,甚至危及傷員生命,,所以應及時、適當地進行燒傷人員的現場救護,,減輕病情,,搶救生命。主要急救要點為:
(1)發(fā)生傷情后,,現場人員必須沉著冷靜,。對多人燒傷應區(qū)別輕重緩急,有條不紊地進行急救,。
(2)迅速脫離火,、熱源,消除致傷根源。將傷員搬離現場,,盡快脫去著火或沸液浸漬的衣服,;如果來不及脫去著火的衣服,應就地慢慢地滾動或用手邊材料覆蓋著火處及用水澆滅,,或跳人附近水池中,。嚴禁奔跑呼叫或用雙手撲打火焰,以免引起頭面部,、呼吸道和雙手燒傷,。
(3)除燒傷外,檢查有無其他傷害,,如有休克,、窒息、大出血,、骨折時應首先處理,。
(4)用敷料或干凈被單、衣服等包裹創(chuàng)面,。創(chuàng)面不可涂有色外用藥如紫藥水等,。以免影響到醫(yī)院后對燒傷面積和深度的估計。切忌用手指觸摸燒傷處或用口吹燒傷處,。
(5)如傷員口渴,,可飲少量淡鹽水、不可喝生水或過多喝開水,。
(6)經以上初步處理后,,迅速送往附近醫(yī)院。
七,、眼內異物的急救
(1)異物進入眼睛后,,千萬不要用手去揉眼。傷者可以反復眨眼,,激發(fā)流淚,,讓眼淚將異物沖出來。
(2)或者用手輕輕把患眼的眼瞼提起,,眼球同時上翻,,淚腺就會分泌出淚水把異物沖出來,也可以同時咳嗽幾聲,,把灰塵或沙粒咳出來,。
(3)取一盆清水,,吸一口氣,將頭浸人水中,反復眨眼,,用水漂洗,,或用裝滿清水的杯子罩在眼上,沖洗眼睛,。也可以側臥,,用溫水沖洗眼睛。
(4)如果異物還留在眼內,,可請人翻開上眼皮,,檢查上眼瞼的內表面?;蛘吣靡桓鸩駰U或大小相同的物體抵住傷者的上眼皮,,另一只手翻起傷者下眼皮,檢查下眼瞼的內表面,。二旦發(fā)現異物所在,,用棉簽或干凈手帕的一角或濕水后將異物擦掉,也可用舌頭舔下,;
(5)如果異物在黑眼球部位,,應讓患者轉動眼球幾次,讓異物移至眼白處再取出,。
(6)如果異物是鐵屑類物質,,先找一塊磁鐵洗凈擦干,將眼皮翻開貼在磁鐵上,,然后慢慢轉動眼球,,鐵屑可能被吸出。如果不易取出,,不應勉強挑除,,以免加重損傷引起危險。應立即送醫(yī)院處理,。
(7)異物取出后,,可適當滴人一些消毒眼藥水或擠入眼藥膏,以預防感染,。
(8)眼睛如被強烈的弧光照射,,產生異物感或疼痛,可用鮮牛奶或人乳滴眼,,一日數次,,一至兩天即可治愈。
(9)采用上述方法無效或愈加嚴重,,或異物嵌入眼球無法取出,,或雖已被剔除,,患者仍訴說感到持續(xù)性疼痛時,應用厚紗布墊覆蓋患眼,,請醫(yī)生診治,。
八、眼睛刺傷的急救
(1)讓傷者仰躺,,設法支撐住頭部,,并盡可能使之保持靜止不動。傷者應避免躁動啼哭,。
(2)物體剛人眼內,,切勿自行拔除,以免引起不能補救的損失,。
(3)切忌對傷眼隨便進行擦拭或清洗,,更不可壓迫眼球,以防更多的眼內容物的擠出,。
(4)見到眼球鼓出,,或從眼球脫出東西,千萬不可把它推回眼內,,這樣做十分危險,,可能會把可以恢復的傷眼弄壞。
(5)用消毒紗布,,輕輕蓋上,,再用繃帶松松包扎,以不使覆蓋的紗布脫落移位為宜,。如沒有消毒紗布,,可用刷洗過的手帕或未用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,再纏上布條,。不可用力,,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。
(6)如有物體刺在眼上或眼球脫落等情況,,可用紙杯或塑料杯蓋在眼睛上,,保護眼睛,千萬不要碰觸或施壓,。然后再用繃帶包扎,。
(7)包扎時應注意進行雙眼包扎,因為只有這樣才可減少因健康眼睛的活動而帶動受傷眼睛的轉動,,避免傷眼因摩擦和擠壓而加重傷口出血和眼內容物繼續(xù)流出等不良后果,。
(8)包扎時不要滴用眼藥水,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,,更不應涂眼藥膏,,因為眼藥膏會給醫(yī)生進行手術修補傷口帶來困難,。
(9)立即送醫(yī)院醫(yī)治,,途中病人應采取平臥位,,并盡量減少震動。